在写(或者说)议论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当然就是有结构地思考议题、构建论点,论点并不是灵机一动来的,而是有非常成熟的思考套路。这其实是适用性非常广泛的技巧,但是我的中文语文课老师没教,都是英文课上学的,所以本文只能以这几个英文的应用场景为例,分享一些我学到的经验。因此文内可能有比较多中英夹杂的句子,望见谅!

表达形式

副标题里已经提到了,我比较熟悉的议论文形式就是托福、GRE考试的大作文部分,一般要求针对题目写300~400词左右的一篇短文章,不同之处是托福作为语言考试,只考察语言能力,也就是遣词造句和完整表达;而GRE的作文题会对论述能力打分,论点是否有力是一个更重要的要求。托福最近改版了,好像不考大作文了,但是雅思还是要考的。不是说语言考试就不管你论点写得多幼稚了,论点质量还是要看的,只是不像GRE的评分权重这么大。

另一个提到的形式是英国议会制辩论,这个可能大家不太熟悉。这是模仿英国议会辩论制度的一个辩论比赛形式,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一队两个人,场上四个队一共八个人。你可能要问了,正反双方辩论,哪里来的四个队?是因为英国议会是分上下院的,所以正方上下院、反方上下院,一共就是四个队。在这种辩论赛中,每个人要上台连续讲7分钟,虽然期间其他选手可以提出质询问题,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连续的一场陈述。如果大家有机会给自己讲话计时的话,会发现7分钟可以讲非常多话,所以我认为英国议会制辩论和写议论文大作文非常类似,都是立场鲜明、完整陈述观点的练习。当然,辩论比赛还有一些更细节的规则和交锋,我们先忽略掉。

不管表达形式如何,载体之下最重要的内容都是陈述自己的立场、提出论点、构建完整深入的论点、反驳(可能存在的)对方论点。写议论文主要就是培养这种 structured thinking, 以及把想法表达出来的能力。

要议论的题目

一个议论文的题目当然应该是可以议论、值得议论的,也就是 debatable, 搜一些简单的例子:

雅思真题

  •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will always bring success in life. Other people say that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do not necessarily bring success.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.
    • 有的人认为教育总能给人生带来成功,有的人认为不一定。讨论两方视角并给出你的观点。
  •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f a police force carries guns, this will encourage a higher level of violence in society.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?
    • 有的人认为警察配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暴力因素。你同意还是不同意?

辩论比赛题目

  • THW ban war simulation games.战争模拟游戏应当被立法禁止。
  • THW ask smokers to pay for their own medical expenses.吸烟者不应被提供医疗报销。

选择正反某方并无对错,言之成理即可。请一定记住这一点,你可能看到题目已经有一个自己内心偏向的立场,这是很正常的,但是这不能代表任何事情,并不是你偏向的立场就是对的。你这篇议论文要说服的对象是读者、考官、裁判,他们扮演的是对这个题目一无所知,但是有基本常识的理性普通人。所以不管你怎么想“这还用说吗?”,还是应该逐步解释自己的观点。

设立语境

那么第一步就是陈述立场。在辩论比赛中正反方是抽签的,但是在更加广泛适用的场合里是可以自己选的。那就选一个你觉得比较熟悉的,想想就觉得更加有话讲的立场!比如说上一节提到的第一个题,教育是大家都更熟悉的话题,因为大家多多少少都在教育系统里沉浮过,都有亲身经历和思考。而面对比较不熟悉的话题,可能就只能依赖平常看的新闻了。

教育能不能带来成功呢?都想好了吧!那么下一步就是为你的论述创设语境(contextualize),把你的立场放进这个语境中。很多人喜欢在论述开头的这一步下定义,比如说在这里我们怎么定义成功?这是很常见的做法,但实际上语境比一个关键词的定义要广阔得多(当然!)。比如说:

  • 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呢?如果没有这个教育,alternative的方式是怎样呢?就让大家不要学了做文盲吗?
  • 在说的是什么地方呢?中国?日韩?还是美国、欧洲?
  • 你来阐述观点的身份是什么呢?是作为学生、还是家长、还是教育者、还是希望优化生产力的政府?

这些都是在文章开头需要建立的背景,而且 contextualize 的每一步都应该有相应的解释,不能甩出来我说怎样就是怎样了。

看到这里你可能又要想,那我把语境立在不败之地不就必胜了?我就说上小学一定能给人生带来成功,因为不上小学就是文盲,文盲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。这样当然不行!因为反方可以反驳你的定义太狭隘了,而且不是文盲也很难说就是成功的人生吧!考官和裁判多半也会给你扣分,因为耍花招太明显了,而且这个讨论很难再进行下去。

任何一场辩论都是要建立在一些共识(common ground)之上的,比如说公平正义是所有人追求的社会,比如说所有性别都是平等的。可以在开头 explicitly 指出这些共识,也可以不说,默认大家都知道,等你发现对方的论点有悖于 common ground 的时候再指出。在辩论比赛中,反方一辩(leader of opposition, LO)只要不觉得正方一辩(prime minister, PM)给的语境太离谱,一般是会接受的。当然了这是PM的先手优势,但是后手的选手可以骂你PM,你已经没有机会反驳了。

生发论点的枝桠

终于把背景都布置好了,接下来就该提出论点了,为什么你说你的立场是正确的。实际上在你布置背景的时候就应该有思路,因为你建立语境当然是往有利于自己立论的方向发展的。

但是这应该还是大家觉得最难的部分,一般老师都会说要写三个论点,同学们写第一个还是有东西的,写到第二个就隐隐约约有点糊弄了,第三个就基本上是挠头硬想出来的。实际上有一些简单的套路,跟着套路想一遍基本上就有好几个论点了。

最古老最基础的套路就是 pathos, ethos, logos. 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modes of persuasion, 就是说服别人的几种模式。这三个词儿是希腊语(大概),意思是 emotions, credibility, logics. 就是说第一要让人同情,产生情感上的共鸣;第二要用切实可信的证据,或者说名人名言,用名人的地位来说服别人,比如说我刚提到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(真的是亚里士多德说的);第三就是要讲逻辑,话不能乱说,不能随便因为所以,这个“因为”和那个“所以”很多时候根本连不上!中文也有这个说法,就是要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。这三方面都可以混起来用,根据个人风格,大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。有的人就喜欢说一些个人故事来煽情,有的人经常引用名人名言(阿拉伯王子羽生晴树),有的人就是铁血逻辑派(古美门)。

常见的议题中有一大类题目是政策类辩论,通常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政策,问你同意不同意。政策实际上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,那么不可避免地,你应该在上一段的语境介绍里把这个问题讲一遍,解释现状(status quo)然后提出这个解决方案。然后在接下来的部分里我们就要分析这个政策——解决方案——怎么样?好不好?怎么评价呢,主要可以分为三点:必要性、正当性、有效性。

  • 这个问题是一定要现在解决吗?
  • 这么做是可以的吗?
  • 这个政策可行吗?能解决这个问题吗?

其他类型的问题也有一些常见套路,但是我忘了,只记得这个,说明很常用真的!

反驳可能存在的对方论点

为了让自己的立论更加可靠,反驳对方观点是必不可少的。在辩论中当然很明显,对方说了什么你就辩驳什么。但是在自己写议论文的过程中,也可以列出另一方的观点然后反驳,操作是一样的。

在驳论中,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逃避交锋。千万不要挑软柿子捏,对方的论点越强,你的辩驳才会越强。觉得很难?是很难,要脑子的。写议论文当然要脑子,不想动脑子就不要搞这个了。

和立论一样,驳论也可以从 ethos, pathos, logos 三个方面入手,而其中针对逻辑,最有用的就是熟悉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 。能一阵见血地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是很有效的上分手段。但这也不是魔法咒语,不是你喊出除你武器就有用了。如果你说对方在 slippery slope, 那么就应该指出人家从哪儿滑到哪儿了,为什么这是一个滑坡而不是合理的推演?

注意事项和结语

在没有裁判和考官打分的情况下不建议用这套理论参加非正式讨论 e.g 网络评论,因为人家可能不在你的游戏规则里,想骂你就骂你了。如果真的要参加网路辩论,那么记住前文提过的这几条原则或许有帮助:

  1. 你要争取说服的是第三方、对这个问题没有了解没有预设立场的理性普通人
  2. 你在交锋中应该获得更深入的思考
  3. common ground, 如果你们没有基本共识(e.g 人家并不认为性别应该是平等的)是没法讨论的

我看到过很多同学被批评论点幼稚浅薄,我自己也参加过辩论比赛,改过自己的和别人的语言考试大作文,确实是有很多幼稚浅薄的论点。很多时候是不动脑子,想都不想就挑最容易的写,甚至有的英文老师直接就教同学准备好一些“万能”的套路。我觉得这是不对的,套路是一个想问题的框架,是用来帮助大家组织想法的,并不能(当然不能!)代替思考的过程。